著名詹黑A史密斯再次引发热议,他直言詹姆斯不像科比那样曾带队完成17连胜,并且批评科比职业生涯中始终都在抱大腿。这番话不仅直接挑明了他的观点,也让球迷们对詹姆斯和科比的带队能力展开了新一轮的争论。
在一次节目中,著名詹黑A史密斯毫不留情地将矛头对准詹姆斯,他强调詹姆斯虽然在数据和荣誉上非常耀眼,但在带队连续取胜的表现上,还远不如科比当年所做的那样。他特别提到了科比曾带领湖人队在一个赛季中打出17连胜的壮举,而詹姆斯的球队在类似情况下却总有起伏,难以稳定保持连胜势头。这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考验,也反映了领袖气场和心理素质的差距。
A史密斯认为,带队连胜并非完全依赖队友,更不像普通比赛那样只看进攻得分。它需要领袖人物在关键场次中发挥精神支柱的作用,无论对手多强,气势不能坍塌。他提到,詹姆斯在多次带队时遇到强敌,往往会优先选择控制节奏,减少失误,但这种打法在连胜途中反而容易被打断。他直接以“詹姆斯不像科比带队17胜”来总结这种气质上的差别,这句评价迅速在球迷圈里炸开了锅。
许多詹姆斯的支持者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他们认为詹姆斯所处的时代竞争更激烈,不可能轻易复制科比的纪录,而且詹姆斯的优势在于稳定性和全能性。但A史密斯则坚持,赛季中那种长时间的胜利状态才是真正考验超级巨星的标志,而科比早在巅峰时期就交出了这份答卷。
从心理层面看,连胜不仅是关于能力,还牵涉到球队对核心的信任。科比在比赛末段的果断和冷血,让球迷记住了他的决胜时刻。相较之下,不少人指责詹姆斯在某些时刻选择传球而非自己终结,从而让比赛节奏落入被动局面。A史密斯认为,一旦处在冲击连胜的关键区间,这样的犹豫就是致命的,因此他才会说詹姆斯在这方面不如科比。
然而,A史密斯在赞扬科比带队17胜的同时,又提出了颇具争议的观点——科比一生都在抱大腿。这在球迷看法中是一种极具挑衅性的说法,因为科比被很多人视为能独当一面的超级得分手。但A史密斯列举了多个赛季的队友阵容,指出科比生涯初期有奥尼尔这样的史上最具统治力的中锋,夺得三连冠。而在奥尼尔离开后,湖人引入了加索尔,并且球队始终拥有不俗的角色球员配置。
在A史密斯看来,这种“生涯中总有强力帮手”的背景,使得科比无论遇到什么困境,身边都有可以依靠的核心队友来分担压力。他甚至提到,当奥尼尔在总决赛中是绝对核心时,科比依然能够受益于对手防守的分散压力,这种情况在NBA历史上的确不多见。
支持科比的球迷对此观点强烈反驳,认为即便有强力队友,科比依旧多次在关键时刻一肩挑起全队。特别是在2009年与2010年总冠军赛季中,他连续在多场关键比赛中完成高分表演,那种杀手本能和意志力是无法简单以“抱大腿”来解释的。不过,A史密斯坚持他所说的历史事实,并认为这并不否认科比的能力,只是在定义“带队”时更倾向于单核驱动的模式。
有趣的是,这种评价在球迷圈出现了两极化反应。部分人觉得这完全是在挑起詹姆斯和科比粉丝之间的大战,甚至有人认为A史密斯的核心观点就是用一个夸张的说法来制造节目效果。但也有人冷静指出,不论是詹姆斯不像科比带队17胜,还是科比一生都在抱大腿,这只是不同评价体系下的结论,关键还是要看评价标准。
讨论延伸到篮球之外,这种争论本质上代表了两种英雄叙事——一种是“单骑闯关”的传奇,另一种是“团队领袖”的长线统治力。詹姆斯的漫长巅峰和多支球队成功经历,代表了现代篮球的多变和适应力;而科比的高光时刻和连胜纪录,则代表了那种一往无前、充满个人色彩的胜利方式。A史密斯用一句犀利的话,把两种模式直接对立,难免让人议论不休。
可以说,无论是“詹姆斯不像科比带队17胜”还是“科比一生都在抱大腿”,这些刺耳的评价都让球迷重新审视了两位巨星的职业轨迹和比赛意义。争论还会继续,但热爱篮球的人都清楚,伟大并不只有一种形态,关键在于他们在篮球场上留下的记忆和瞬间。